精密無縫鋼管價格低下的表面源于‘產能過剩’,實質是虧損產品占據市場 “精密無縫鋼管價格低下的表面源于‘產能過剩’,實質是虧損產品占據市場,破壞了價格傳導機制,打壓了市場價格。 由于嚴重虧損的企業常以虧損成本生產、以虧損價格銷售,使得鋼鐵行業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利潤水平差距不斷加大。上半年,汽車行業利潤率為8.2%,專用設備行業為6.2%,通用設備行業為6.1%,運輸設備行業為4.7%,電氣機械行業為4.6%,而鋼鐵行業利潤率,遠遠低于下游主要用鋼行業。 “把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大滑坡的原因,歸結于上游原燃料漲價、下游市場需求萎縮和鋼鐵企業‘無序競爭’是不符合實際的。” 鋼鐵行業效益低下的深層次原因,是鋼鐵行業長期以來實施的“核準制”和“一刀切”的裝備政策,片面追求大型化,使得大高爐、大轉爐、大板卷軋機超常發展。據統計,全國板卷軋機已由2004年實施《鋼鐵產業發展政策》前的19套,猛增到2012年的86套,產能利用率也由80%下降到59%,供需關系變得扭曲。板材產能也存在嚴重過剩,一些大型鋼鐵企業也因此陷入困境,并殃及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,效益低下。 “120噸以上轉爐主要是匹配連鑄板材生產線,從技術上講,想轉產線材、螺紋鋼都困難。”劉勇昌表示,結果導致板材產能無法消化,也無法轉產。而一些未經國家“核準”、產量巨大、企業分散、規模較小的建筑用螺紋鋼、線材和盤螺的市場情況反而比板材好,這3個品種2011年產能利用率達到84.56%;2012年因國家投資減緩,產能利用率降為78.39%,但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,沒有嚴重過剩。
|